个人主页 >>
艺术简历 艺术作品 个人文集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常用印鉴
艺术作品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媒体介绍
画集出版
    分享到:

    以多元视角“传译”经典、“对话”经典

      作者:admin2023-12-24 09:02: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对“话”经典——美术馆之夜


      以多元视角“传译”经典、“对话”经典

      ——莞城美术馆携手广州美术学院举办“镕铸·经典”水彩艺术研究展

      12月17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协办,莞城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承办的“镕铸·经典——广州美术学院水彩艺术跨时空对话展”在东莞市莞城美术馆落下帷幕。本次展览是为庆祝广州美术学院建校七十周年与莞城美术馆开馆十五周年,馆校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共建优势的研究型大展。


      重现经典,透视水彩艺术繁荣与发展

      广州美术学院70年来薪火相传、生机勃勃,广美水彩经过70年的发展,也已是枝繁叶茂,不仅是广州美术学院标志性特色专业之一,也在当代学院教育的创新发展中树立了典范。莞城美术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始终把水彩画的展览、研究、收藏作为本馆的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已举办国家级、省级等水彩相关展览50余场,讲座及学术交流80余场,注重地域特色,突出文化色彩;收藏与展览并重,研究与普及兼顾,推崇包容多元,注重创新。广州美术学院是莞城美术馆重要依托资源,多次成功合作举办“学院派水彩探索”“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水彩作品展”以及“广州美术学院水彩60年研究展”等。今年时值莞城美术馆开馆15周年,莞城美术馆携手广州美术学院,整合学科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共同策划“镕铸·经典——广州美术学院水彩艺术跨时空对话展”。展览一方面以“研究”“致敬”为核心,首设“重现经典”研究展区,总结与解读李铁夫、王肇民、胡钜湛、梁锡鸿、杨之光、潘鹤6位“广美水彩”拓荒者们的“高光标志”,通过历史文脉、图式凸变、创作原境、复刻“经典”等方式,跨越时空,“对话”经典;一方面聚焦广州美院前后七代50余位水彩创作者的代表作品152件,梳理广州美院水彩画70年的发展脉络,以此透视广美乃至广东水彩艺术在大半个世纪的繁荣与飞跃。

      在12月9日的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陈坚,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刚,潘鹤雕塑艺术园馆长潘奋,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杨之光女儿杨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龙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朝生,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等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剪彩。

      陈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在致辞中说道,李铁夫、王肇民等前辈艺术家留下了非常宝贵的遗产,促使我们继续砥砺,继承传统、超越传统,我们才有更充足的力量走向更好的未来。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致辞时表示,作为东莞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莞城美术馆一直致力于水彩画艺术的研究、展示、收藏与推广,并长期与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作为东莞的“根”和“魂”,莞城将不断做强文化矩阵,持续擦亮文化品牌,以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展览期间,有过万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及本地观众参观,为打破时空限制,美术馆还制作线上展览,留驻经典不落幕。展览不仅受到市民的喜爱,也得到领导专家与美术同行的高度认可。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在观看展览后表示,本次展览兼具学术性、专业性、地域性,非常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跨界游艺,深度链接观众

      美术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颂经典作品,传承先辈精神是本次展览的初衷。莞城美术馆在展览期间开展各类公教活动近20场,参与人数达3000人,不仅邀请业内专家开展多场“大咖直播导赏”“策展人导览专场”“对‘画’经典——美术馆之夜”等活动,8所东莞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千余名学生到美术馆来上美术课,同时美术馆还紧密贴合展览内容,根据名家各自风格特色、艺术经历,尝试多重艺术“跨界”融合方式策划“跟随大师玩‘艺’课”系列活动,为经典“传译”,与经典“对话”。

      “水底光色——胡钜湛作品临摹”,让水彩零基础的小学生在“人生第一堂水彩课”上通过复刻过程,感受水彩画独特的“朦胧”美;“课堂典范——王肇民教学模式分享会(教师专场)”,为全东莞市美术教师团队开展教学培训,通过教师群体撬动更大范围的公共教育服务,拓宽美术馆的服务传播平台;“绘·舞——杨之光画作前的舞者与画者”则以舞蹈演绎杨之光的作品,现场数百名来自艺术院校及中学的学子与现场观众一同用绘画记录舞蹈,品味杨之光经典作品中韵律之美;“潘鹤的‘秘密’烟盒”活动则带领观众返回写生现场,一同用画笔记录生活点滴;“跨界·共振——色彩艺术疗愈”则引导来自不同行业的参与者从经历坎坷人生的梁锡鸿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与力量,以色彩为语言,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

      “跟随大师玩‘艺’课”系列活动反响热烈,现场家长表示,“孩子对于画画的概念还不完善,但看舞蹈、听诗歌、画日记的方式,孩子非常喜欢。”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让观众既能沉浸于“画中”,又能游艺于“画外”,将展览、活动和观众深度链接,让展览成为公众与艺术交流的媒介。东莞厚街中学梁光海老师说:“系列活动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广州美院水彩的传承和发扬,给我们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有很好的启发,莞城美术馆在水彩艺术上的推广上,做了很多富有实效的工作。”

      与此同时,莞城美术馆还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将美术馆打造的“行进中的美术馆——展览进校园”项目继续深化、优化、细化,将展览、讲座、体验活动送进本土校园,促进区域内青少年美术素养的整体提升。


      馆校合力,探寻发展新模式

      在“水彩”品牌建设中,莞城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始终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寻当代语境下水彩画发展与传播的更多可能,而本次展览是馆校双方深度合作,发挥资源共享的有益尝试。展览以“经典”为主题,以“对话”为核心,组织约30位美院不同专业的青年艺术家组成名家个案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梳理、展览与临摹复刻,全面解读与对话“经典”,让先辈创作的经典与青年一代的认知形成共振。研究小组成员陈金龙总结道,“复刻过程中,我们更深地理解李铁夫先生对东西方视觉融合的实验精神,体会到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都备受关注的独特魅力,研究小组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复刻,并在这个过程中汲取艺术的精髓。”

      正如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主任陈朝生在本次展览交流会中提到,这是一次将展览展示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也是一次对馆校合作新模式的探索。莞城美术馆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助力中国水彩事业的繁荣发展,让大众共享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静愚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陈艳梅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Processed in 0.035(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