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艺术简历 艺术作品 个人文集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常用印鉴
艺术作品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媒体介绍
画集出版
    分享到:

    公共教育是需要“跨界”的

      作者:吴楠2021-01-18 07:47: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2016年10月20日,北京市黄胄实验小学学生在炎黄艺术馆展厅临摹。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我一直从事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创作。直到进入北京炎黄艺术馆工作时,仍对美术馆、艺术馆的工作没有特别清晰、透彻的认识。因为几乎从零开始,我除了努力使自己从只关注自身创作的“画家”,转变为关注艺术作品与受众关系的美术馆工作者外,还会特别留意和观察观众对展出作品的各种反应,包括他们的驻留时间、观看细节、表情、参加公教活动的积极性等。这也让我对艺术创作、艺术服务大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毫无疑问,作为展示艺术品的专业空间,美术馆有着天然的优势,即观展的现场感和临场感。我最初的工作是策划、布展,根据不同的展出作品创建不同的展示空间,并观察和倾听观众的各种反馈。我除了留意观众参观展览的各种细节外,还常常假扮成观众,“偷听”他们的对话和评论,那些真实质朴的语言也经常给我很大的启发。从2013年开始,我在馆长的带领下,更加重视受众的观展体验,不断思考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平台如何参与社会文化服务。

      可以说,艺术家和观众是展览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如何让观众从单纯的观看深入到展览其中,进而获得更多艺术体验,并不是增加几张图片或多张贴几张文字说明那么简单。炎黄艺术馆通过持续的探索发现,如果在展览策划之初就与参展艺术家探讨用作品与观众互动,扩展彼此的参与感,会收到很好的展览效果。

      “逸香盈素——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是炎黄艺术馆自2013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年度性展览,第一届展出了47位艺术家的作品。邀请了当时居住、工作在中国的日本摄影师福原键三郎先生对每位参展艺术家进行访谈,并在艺术家工作、学习或创作的现场为她们拍摄肖像,同时由我用摄像机对此进行全程记录。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有的艺术家甚至从深圳、上海专程来北京配合我们的拍摄和录制。最终,我们在展览现场播放了这些影像,并用福原先生拍摄的肖像作品代替了艺术家原有的艺术简历。我发现,观众在参观时非常专注地观看这些肖像,他们通过肖像和作品的对照,重新建立了对每位艺术家的认知。

      之后数届展览,我们都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扩展艺术家的参与度,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的现代舞艺术家与参展艺术家合作,由参展艺术家制作专门的服装,而舞者则以身体当做“移动的画布”,由画家们以日常的绘画笔法在身体上点染皴擦。这个表演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在炎黄艺术馆的展厅进行,观众从参观、围观,到最后和艺术家热烈交流——或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见解等,他们的一步步转变,也正是对展览认知的一步步深入。

      如何吸引更广泛的民众参与,如何加深公众的参与度,也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在与“炎黄之春——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配套的“惠风和畅——春季写生课”上,我们组织参展艺术家分组带领观众在炎黄艺术馆的院落中写生,由艺术家现场指导观众进行艺术创作,回答观众的各种问题,并最终将观众的作品托裱后在展厅中并列展出。这一举措不仅深化了受众体验,使参与者有所得、有所获,也吸引了更广泛人群的观展和驻足。

      在艺术馆里上“美术课”是炎黄艺术馆进行美育活动的另一抓手。如北京市黄胄实验小学组织学生来此临摹黄胄先生的作品时,我们建议孩子们使用水墨和宣纸在展厅中直接作画。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水墨技巧方面的指导,而是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大胆落笔等。虽然是临摹,但孩子们却更加鲜明地画出了自己的特点,从画面上也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现重点。

      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参与者之一,美术馆通过连接艺术家、艺术作品、观众,构建了独特的美育平台。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逐渐让观众对艺术馆,特别是那些能够把艺术家请到展览现场的活动更加期待。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艺术走到了观众身边,让艺术家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并从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启发。

      美术馆有着丰富的展品和藏品资源,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认识美、讨论美、展示美的平台,引发人们对于“美”的交流和思考,但却并不是提供美的“正确答案”。从另一角度讲,让美术馆更好地发挥美育功能,并非只是美术界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共同关注。从这一点出发,让美育以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发展,也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取长补短,增进跨界、跨领域合作来努力实现。

      (作者系炎黄艺术馆馆长助理)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北京 艺术 美术 北京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陈艳梅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Processed in 0.024(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3.72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