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艺术简历 艺术作品 个人文集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常用印鉴
艺术作品
艺术新闻
我的相册
专家点评
媒体介绍
画集出版
    分享到:

    从雪乡走来的女画家 陈济华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09-17 16:16:12 来源:网络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认识陈艳梅已有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平实而聪慧,灵动而赋予童真般的浪漫。也许是因为同姓的缘由,我视她为小妹。她视我为大哥,我们之间,可是无话不说。这都源于一种对文学与艺术的追求。

      记得那年冬天,在北京初识陈艳梅,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晚上,在北京西三环的一家餐馆里,我们与北京的一帮子朋友把酒论诗,狂饮了一通,我虽喝了很多酒,醉意朦胧,但我的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我记得北京的朋友向我介绍,艳梅是一位很有潜质和发展前途的青年女画家,所以我对艳梅的印象特别深刻。艳梅,笔名雪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诗书画研究员,现居北京。

      我对她说:“艺术与文学是相通的,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你的画作。”

      这时,艳梅落落大方地对我说:“我后天有时间,如果你还没有离开北京或方便的话,可到我的工作室去一趟。”见艳梅这样豪爽,我就答应她了。

      艳梅的工作室位于北京劲松路的一栋公寓里。我按照艳梅给我提供的地址,我匆匆忙忙驱车赶去,她早就在那里迎候我了。在艳梅的工作室,她带我观看了她最近创作的新作,一幅幅散发着油墨香味、色彩鲜艳的画作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想不到艳梅对艺术的追求竟是如此的如痴如醉,她的勤奋,令我十分感动。整整一个下午,我完全沉浸在艳梅的艺术世界里,那一幅幅诱发着雪乡生活气息的画作,令我看了,情丝缭绕,好像我早已走进了东北的雪乡,被长白山冬天的积雪覆盖着一样。临别时,艳梅执意要送我两幅水墨画和一本介绍她艺术创作的《中华英才》期刊,见她诚恳之至,我便只好收下了。

      自从观看了艳梅的画作后,我对艳梅的其人其事逐渐有了一个较为深刻和详细的了解。

      一九六八年九月,艳梅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吉林市。因为受喜爱书画的父亲影响,所以她从小对就艺术充满浓度的兴趣。

      在艳梅记忆的深处,她有过太多的不幸,她那还不到三十岁的妈妈,却过早的离开她而去。妈妈的离去,对艳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少年丧母,真是人生的不幸啊。在艳梅的心灵深处,她曾有过悲伤与彷徨,妈妈的离去,使艳梅离开了原来的家,跟叔叔、姑姑一起生活,她渴望享受金色阳光的童年,已成她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道永远的风景。她叔叔家有四个孩子,家境窘迫,因此,艳梅的童年生活就显得更加艰难。面对这些艰难的日子,艳梅养成了倔强的性格,锤炼一种执着的精神。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容面对大师的箴言。只有那些坚强的人才能够把握命运的契机,跨越荆棘,扬起生命的风帆,从而最终走向成功。艳梅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用她的书画抒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尽管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艳梅始终保持着爱唱爱笑的天性,乐观地面对人生。艳梅曾经这样对我说过,她一生中有两大爱好:忧郁的时候就唱一支歌,快乐的时候就画一幅画,总希望让自己生活得更充实和更美好一些。艳梅从小学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开始接受绘画艺术的熏陶,她希望通过画面的色彩来表现她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新生活的执挚追求。

      后来,经过艰苦的努力,艳梅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吉林省一间大学的美术系,并在那里全面接受了系统的绘画教育,全心身地驰骋在绘画艺术的世界里,吸吮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在艺术学院里的这几年的教育,为艳梅今后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用色彩斑斓的画布来装点自己完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九0年,艳梅大学毕业以后,怀着对绘画艺术的执挚追求和一个飘飞的梦想,她决心要到北京来继续深造,在更高的层面来接受绘画艺术的洗礼。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年轻、青春和充满激情的艳梅,终于下定了决心,再次离开可爱的东北家乡,毅然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她决心要在远方的皇城根下,实现她心中的梦想。

      来到北京以后,为了应考,艳梅以一种坚毅的意志每天总是夜以继日地沉浸在绘画艺术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吸吮着艺术王国里的有益养份。功夫不负有心人,艳梅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考取了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学府、名家荟萃和人才云集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班,并竟成为这个国画班里的惟一女生。

      在中央美院进修的日子里,对艳梅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她身无长物,又缺少必要的经济支撑,因而生存是她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开初,为了节省租金,艳梅与一个唱歌的女孩租住在一个条件很差的地下室旅馆,并靠卖画赚一点儿润笔费,在艰难困惑中苦苦度日。那时,真正支撑艳梅的精神力量,便是她拥有一个良好的平衡心态。在艳梅看来,房子再大,晚上也只需要一张床,再好的饭菜,也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人生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艳梅自我感觉是幸福的,她每天都去学校画画,有空就高唱几曲。在艰难的日子,艳梅学会鼓励自己,给自己快乐和勇气。

      在名师的教导和指点下,艳梅的绘画水平与审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使她的绘画事业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九九二年,当时还是学生的艳梅,就在当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她说她这样做,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求得别人的批评,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实际上她的画展得到了很多的前辈和行家赞扬,尽管此时她还只是一名学生。

      离开中央美术学院后,艳梅又到北京画院潜心研究绘画,并拜访杨刚为师,在绘画技巧与学识各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先后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并取得了成功,很多美术界的前辈和文化界名流光临了她的画展,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琦先生为画展签名、题词,老将军李德生、孙毅也光临了画展。对艳梅而言,这都是不小的鼓励。那个曾经在艰难中跋涉的小姑娘,终于享受到成功的阳光。

      一九九二年八月,艳梅又到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她的画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在办展览的同时,艳梅的画在市场上也找到很好销路,她的作品广泛受到艺术爱好者的珍藏和钟爱。一九九五年,艳梅成立了“陈艳梅艺术工作室”,拥有了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同年,她1出版了个人画集,其中代表作有《山鬼》、《昭君出塞图》、《漓江情》、《江南新村》等。一九九六年,她的作品《漓江情》参加中国华冠大赛,获优秀奖。一九九七年十月,艳梅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获得成功;同年十一月,她的作品长白山系列参加中华百名女画家展,在香港展出获优秀奖,并参加当年香港回归美术作品展,作品被大会收藏。一九九年十二月,她的作品《长白山下》获得了联合国美术大展金奖。她的很多作品被徐悲鸿纪念馆和其它一些国家级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国内外美术爱好者收藏。二000至二00一年,两次应邀去法国巴黎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全被法国收藏家收藏。二00四年,艳梅参加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画展,作品获一等奖。二00六年,艳梅参加世界第十三届艺术博览会,作品获金奖;同年七月,艳梅参加法国巴黎—意大利维也纳画展,作品获金奖,其个人同时获得杰出艺术家的称号。

      作为一名优秀画家,艳梅的艺术成就先后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共和国中外名人辞典》、《世界文学艺术家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国际美术精作博览》、《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名家宝鉴》、《中国百科女性人物集录》、《中华英才》、《中华儿女》等,作品被中南海、徐悲鸿纪念馆、深圳博物馆及国外美术馆收藏。由于艳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她的艺术创作成就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北京青年》,以及被《中国》杂志,《女友》杂志,《文化报》和《大舞台》杂志等众多媒体报道。但是,在成功的面前,艳梅并没有就此而感到满足和停滞不前,而是更加投入到她所钟爱的绘画艺术世界里,去追求自己的艺术之梦。

      读艳梅的画,我感受到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她的画给我的印象是那样的深刻:既充满雪乡原野的朴实无华之美,更显示出她作为一个青年女画家笔下所流露出来的细腻和圣洁的丰富情感。在她的笔下,东北大地苍茫的原野,白雪皑皑的村庄,冰峰傲立的山峦,无不勾勒出一幅幅如诗似画的生活图景,让人看后遐想无边,情不自禁地跟随画家的笔触漫步在东北辽阔的雪乡原野,好像已把心中的梦想化作一片白云,飘飞在巍巍的长白山之上……

      东北的雪乡原野和赋有灵性的长白山,无庸置疑地成艳梅艺术灵感与创作的源泉。作为艺术家,若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无不源于他最熟悉的生活。艳梅在东北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东北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她的艺术灵气,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一方面,她在绘画技法上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把传统与现代很好地和谐统一起来,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用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另一方面,她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强调写意,强调画家的个人感受,使她的画具有一种很强的现代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艳梅来说,她明天的路还很长很长。已经走过荆棘风雨的艳梅,对未来依然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向往,因为前方还有更美的风景。艳梅决心更加珍惜手中的画笔,以她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在画布上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青春的艳梅,一个从东北雪乡走来的青年女画家,你的追求,你的探索,巍巍的长白山,在期待着你取得更加硕富的艺术创作成果! 


       


      责任编辑:汲平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陈艳梅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Processed in 0.076(s)   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